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被引:7
作者
朱士鹏 [1 ]
徐兵 [2 ]
毛蒋兴 [3 ]
机构
[1]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2] 广西华蓝设计有限公司
[3]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城市相互作用强度; 空间联系; 北部湾城市群;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13.06.020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采用城市流和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联系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流强度整体偏小,城市对外服务功能较弱;城市流强度南宁最强,钦州、玉林、防城港次之,北海、崇左最小;南宁、钦州在北部湾城市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城市空间联系不紧密,城市群仍处于初期发育阶段.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强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联系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梯度分析 [J].
叶磊 ;
欧向军 ;
卿圆圆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2, (01) :79-83
[3]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城市流强度分析及优化建议 [J].
董翰蓉 ;
张宇硕 ;
石培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27-32
[4]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
[5]   基于扩展强度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J].
李红锦 ;
李胜会 .
企业经济, 2011, 30 (11) :159-162
[6]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 [J].
李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5) :72-77
[7]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J].
董青 ;
刘海珍 ;
刘加珍 ;
李玉江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26-932
[8]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 [J].
李俊峰 ;
焦华富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535-544
[9]   辽中南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优化建议 [J].
李平 ;
佟连军 ;
邓丽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06) :42-45+57
[10]   基于城市流理论的中心城市空间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J].
胡晓红 ;
薛东前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03) :161-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