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南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优化建议

被引:22
作者
李平 [1 ,2 ]
佟连军 [1 ]
邓丽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城市流; 空间作用强度; 功能联系; 辽中南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依据城市相互作用强度、城市流强度及倾向度等指标,从不同的层面上分析辽中南城市群的内在功能联系。并据此对辽中南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①进一步强化沈阳、大连两个城市的核心地位,增强核心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②提升辽中南城市群的外向度,形成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内部联系网络;③强化和培育丹东、营口作为辽中南城市群新的增长极;④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而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外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57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量化解析——以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三城市群为例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8, (04) :51-57
[2]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J].
卞显红 ;
沙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4) :62-67
[3]   基于城市流分析的城市联系强度探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J].
陶修华 ;
曹荣林 ;
刘兆德 .
河南科学, 2007, (01) :152-156
[4]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
[5]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张虹鸥 ;
叶玉瑶 ;
罗晓云 ;
叶树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53-56
[6]   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J].
冯云廷 .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9) :35-41
[7]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2, (06) :742-752
[8]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
[9]  
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朱英明著, 2004
[10]  
中国城市群[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姚士谋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