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基于国家、社会与个体的三维透视

被引:79
作者
文军 [1 ,2 ]
沈东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中心
[3]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国家意志; 社会形态; 个体选择; 城市中心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社会以及个体在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并且从不同层面决定着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路向。这至少表现为:国家意志上的城乡分治与一国两策的制度安排、社会形态上的城市崛起与农村消逝的同步并行、个体选择上的城市化取向及其对农村的疏离。国家、社会以及个体的三种不同力量及其相互作用,使得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了"规训"、"偏向"与"重塑"三种不同的面相。当代中国的城乡关系实质上始终处于这三种不同力量的结构性张力之中,并最终表现出以城市为本位的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2 +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The incentives of China's urban land finance [J].
Wu Qun ;
Li Yongle ;
Yan Siqi .
LAND USE POLICY, 2015, 42 :432-442
[2]  
Speculative urbanism and the making of university towns in China: A cas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J].Zhigang Li;Xun Li;Lei Wang.Habitat International.2014,
[3]  
Access to social insurance in urba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ural–urban and urban–urban migrants in Beijing.[J].Zhiming Cheng;Ingrid Nielsen;Russell Smyth.Habitat International.2014,
[4]  
Urbanising the Rural:Local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new style” communities in China.[J].Rosenberg Lior.China Perspectives.2013, 3
[5]   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 [J].
文军 ;
桂家友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1) :102-110
[6]   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以上海郊区的调查为例 [J].
文军 ;
黄锐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1 (02) :18-24
[7]   农民日常生活视野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出路 [J].
张兆曙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2) :170-175
[8]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9]   农民市民化 [J].
文军 .
开放时代, 2009, (08) :42-46
[10]   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 [J].
武力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01) :23-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