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

被引:3
作者
文军 [1 ]
桂家友 [2 ]
机构
[1]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2] 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关键词
公民权利; 经济结构; 城乡; 发展模式; 政治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其经济结构整体性的变化主要有四次。经济结构变化偏向城市,市民的公民权利就得到更多的供给;农村经济地位上升,农民的公民权利地位就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因而,经济结构演变是城乡公民权利发展特别是其地位关系结构变化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基础条件下,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是一种渐进的。这种模式与经济结构演变基本适应,并在总体上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李艳霞.吉林大学.2004, 04
[3]   我国公民权保障的城乡差异 [J].
高成军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86-290
[4]   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J].
馨元 .
法学, 2004, (06) :23-32
[5]   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 [J].
钱宁 .
社会学研究, 2004, (01) :46-52
[6]  
结构经济学.[M].项俊波;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黄坤明著.科学出版社.2009,
[8]  
中国30年.[M].(美) 库恩 (Kuhn;R.L.)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0]  
公民权研究手册.[M].(英) 伊辛; (英) 特纳; 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