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被引:126
作者
林伯强 [1 ]
邹楚沅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污染转移; 环境政策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以及政府重力治理东部雾霾政策,中国环境污染状况可能出现变化。在ACT模型框架下,使用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世界—中国"和"东部—西部"两种经济活动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机制,结果表明:对中国来说,前者引致的环境污染正在减弱,而后者引致的环境污染不仅存在,而且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其环境污染转移弹性高于前者。因此,新一轮以环境治理为标的引致的东西部经济转移过程,可能加速东西部的污染转移。在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设计政策工具,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避免西部重蹈东部的覆辙。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5+205 +205-20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展望:1987-2007 [J].
张少军 ;
李善同 .
财贸经济, 2013, (10) :100-107
[2]   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曹毅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8) :119-132
[3]   中国省际贸易模式:基于铁路货运的研究 [J].
徐现祥 ;
李郇 .
世界经济, 2012, 35 (09) :41-60
[4]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盛斌 ;
吕越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54-75+205
[5]   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 [J].
陆旸 .
经济研究, 2012, 47 (02) :146-158
[6]   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 [J].
林伯强 ;
黄光晓 .
金融研究, 2011, (12) :35-46
[7]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
[8]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30-41+64
[9]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彭水军 ;
刘安平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140-160
[10]   本地偏好、边界效应与市场一体化——基于中国地区间增值税流动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行伟波 ;
李善同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4) :1455-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