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争议问题

被引:379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速裁; 认罪认罚从宽; 值班律师; 控辩协商; 全流程简化;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7.01.00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初步成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工作得到进一步展开。在未来的制度构建中,那种推行书面审理方式、降低证明标准和确立一审终审制的建议不仅是不可行的,而且是一种危险的制度选择。要保障被告人有效地行使辩护权,避免可能的刑事误判,还需要将现行的"值班律师"制度改造成真正的指定辩护制度,确保每个被告人获得律师辩护的机会,有效行使会见、阅卷和调查的权利,并与公诉方进行平等的协商和对话。与此同时,有必要确立全流程简化诉讼程序的改革思路,对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采用跳跃中间诉讼程序和简化内部审批环节的办法,以加快刑事诉讼的流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法治研究, 2016, (05) :35-44
[3]   关于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报告 [J].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课题组 ;
傅国庆 .
山东审判, 2016, 32 (03) :100-104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5]   我国小额诉讼制度运行的困境与出路——以北京市基层法院的审判实践为蓝本 [J].
陆俊芳 ;
牛佳雯 ;
熊要先 .
法律适用, 2016, (03) :115-120
[6]   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上) [J].
陈瑞华 .
政法论坛, 1995, (03) :22-27
[7]  
认罪认罚从宽 辩护律师应有效参与[N]. 韩旭.四川法制报. 2016 (005)
[8]  
认罪认罚属控辩协商而非“辩诉交易”[N]. 葛晓阳.法制日报. 2016 (003)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仍应坚持常规证明标准[N]. 刘金林.检察日报. 2016 (003)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试点的评析及建议[N]. 杜文俊,孙波.上海法治报. 2016 (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