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一种新型城乡关系的解释框架

被引:63
作者
武小龙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城市中心主义; 对称互惠共生发展; 社会正义;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秩序的本质原因,从"城市中心"到"城乡共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应然指向。利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对城乡关系进行理论解读,构建新时代"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解释框架。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实现,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理念、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从而形成"政治共享、经济共荣、文化共融、社会共建、生态共治"五位一体的城乡共生发展格局,最终促成城乡社会正义理念的重构以及强社会的初步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环境规制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J].
郝锐 ;
霍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5) :100-108
[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从“剥削型”到“保护型” [J].
林辉煌 ;
贺雪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6) :1-10
[4]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J].
徐丽杰 .
税务与经济, 2016, (01) :16-21
[5]   都农融合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 [J].
石忆邵 .
广东社会科学, 2015, (06) :5-11
[6]   “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研究 [J].
田鹏 ;
陈绍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1) :154-160
[7]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基于国家、社会与个体的三维透视 [J].
文军 ;
沈东 .
探索与争鸣, 2015, (07) :71-77+2
[8]   土地财政、城市偏向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J].
吕炜 ;
许宏伟 .
财贸经济, 2015, (06) :45-56
[9]   城乡共生式发展:从病态到常态 [J].
武小龙 .
学海, 2014, (06) :30-36
[10]   中国双向城乡一体化验证性研究——基于北京市怀柔区的调查数据 [J].
罗来军 ;
罗雨泽 ;
罗涛 .
管理世界, 2014, (11) :6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