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与波动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雄英 [1 ]
雷钦礼 [2 ,3 ]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3]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要素替代弹性; 货币工资率; 实际工资率; 经济周期;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8.07.008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通过数理经济模型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决定社会产品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高低的因素,除了政府的生产税税率之外,主要是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且二者的作用方向完全相反,都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小于1时,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低。而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低;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劳动收入份额就越高。理论和实证的分析还表明,劳动者货币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的增长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实际工资水平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方向相反,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也随经济周期反向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基于劳资分配失衡的分析 [J].
冯谚晨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4) :1-9
[2]   二元经济中宏观经济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研究 [J].
李稻葵 ;
徐翔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6) :21-28
[3]   中国功能性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研究 [J].
李清华 .
统计研究, 2013, 30 (04) :21-29
[4]   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J].
雷钦礼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12) :15-24
[5]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12) :3-27
[6]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7]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8]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武康平 .
经济研究, 2008, (08) :16-28
[9]   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 [J].
郑志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1) :5-13
[10]  
Unwrapping some euro area growth puzzles: Factor substitution, productivity and unemployment[J] . Rainer Klump,Peter McAdam,Alpo Willman.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