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被引:36
作者
雷钦礼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CES生产函数;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性技术进步; 资本效率; 劳动收入份额;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2.12.00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4 [劳动工资、劳动报酬];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要素替代弹性显著大于0,且显著小于1,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增强型的,表现为劳动效率持续快速提高,而资本效率则持续下滑,正是偏向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速率高于资本深化的速率直接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表明,导致资本效率下滑引起劳动收入份额也持续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则主要是中国企业没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拓展升级其生产价值链,以致没能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而政府经济政策偏差形成的银行业高利差导致的扭曲性收入转移、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导致的实体经济企业房地租成本上升,以及政府税收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实体经济企业收益的挤压,则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制造业价值链拓展升级、结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 [J].
雷钦礼 .
产经评论, 2011, (06) :32-43
[3]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4]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J].
肖红叶 ;
郝枫 .
财贸经济, 2009, (02) :13-21+45+136
[7]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8]   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 [J].
郑志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1) :5-13
[9]   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 [J].
卓勇良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3) :26-33
[10]   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 [J].
赵俊康 .
统计研究, 2006, (12) :7-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