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被引:359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收入比重; 人均工资; 生产率;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变动 [J].
黄先海 ;
徐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01-110+161
[2]   资本边际有效税率的测算:理论基础与中国经验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7, (10) :3-14
[3]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4]   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 [J].
卓勇良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3) :26-33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1980—1999 [J].
Adam Szirmai ;
柏满迎 ;
任若恩 .
经济学(季刊), 2002, (03) :863-884
[7]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J].
黄勇峰 ;
任若恩 ;
刘晓生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377-396
[8]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
[9]   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 [J].
戴园晨 ;
黎汉明 .
经济研究, 1988, (06) :3-11
[10]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 商务印书馆 , (英)海韦尔·G.琼斯(HywelG.Jones)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