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174
作者
赵其国 [1 ]
黄国勤 [2 ]
马艳芹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问题; 生态文明; 建设;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虽然当前环境状况在局部改善,但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生态文明是一种重视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价值观和文化,这意味着要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要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可行性。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28 / 63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 [J].
黄勤 ;
曾元 ;
江琴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111-120
[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可行 [J].
孙煜 .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 (09) :267-267
[3]   我国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研究 [J].
康锴 .
科技信息, 2013, (06) :79-80
[4]   关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J].
李艳芝 .
克拉玛依学刊, 2013, 3 (01) :16-22
[5]   中国生态恶化的空间原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对策 [J].
赵凌云 ;
常静 .
江汉论坛, 2012, (05) :31-35
[6]   浅谈我国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J].
颜超 .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 (07) :118-119
[7]   浅谈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 [J].
王东 .
内蒙古草业, 2010, 22 (02) :5-8
[8]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J].
周生贤 .
求是, 2009, (22) :30-32
[9]   浅谈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及治理措施 [J].
谭艳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2) :64+299-64
[10]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J].
蒋永穆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