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脉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被引:19
作者
詹碧鸣
孙文华
董一飞
胡建新
吴延庆
洪葵
程晓曙
机构
[1]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脉压; 血栓前状态; 老年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R541.7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脉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5例。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202)和窦性心律组(n=203);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将心房颤动组患者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99)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103)。记录各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比例、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24 h平均脉压(24 h PP)高于窦性心律组,24 h SBP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低于窦性心律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RHI低于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D-dimer、Fib、HCT高于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 h PP与RHI、D-dimer、Fib、HCT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脉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均相关,其可能为患者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887 / 1890+1899 +18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点及其对远期血栓事件的影响 [J].
李泽浦 ;
唐丽萍 ;
徐兵 ;
袁录 ;
刘云庆 ;
姜蓉 ;
赵勤华 ;
孙宝贵 ;
荆志成 ;
李晓惠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04) :297-303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J].
李浩涛 ;
陆耀军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12) :22-24
[3]  
不同中医证型老年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可视化的临床观察[J]. 熊伟,刘剑刚,李浩.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1)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2)
[5]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叶玲丽 ;
夏淑琦 ;
张德亭 ;
陈乐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 (05) :1177-1180
[6]   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与脉压及脉压指数关系的初步探讨 [J].
郑育 ;
金领微 ;
郑淑蓓 .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3712-3713
[7]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粘度与相对粘度的作用比较 [J].
吴杰 ;
吴洪飞 ;
戴燕芳 ;
李斌 ;
马文雄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7, (02) :305+330-305
[8]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周自强 ;
胡大一 ;
陈捷 ;
张仁汉 ;
李奎宝 ;
赵秀丽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7) :15-18
[9]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 Craig T. January,L. Samuel Wann,Joseph S. Alpert,Hugh Calkins,Joaquin E. Cigarroa,Joseph C. Cleveland,Jamie B. Conti,Patrick T. Ellinor,Michael D. Ezekowitz,Michael E. Field,Katherine T. Murray,Ralph L. Sacco,William G. Stevenson,Patrick J. Tchou,Cynthia M. Tracy,Clyde W. Y
[10]   Successful catheter ablation decrease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J].
Lim, Han S. ;
Willoughby, ScottR. ;
Schultz, Carlee ;
Chakrabarty, Adhiraj ;
Alasady, Muayad ;
Lau, Dennis H. ;
Roberts-Thomson, Kurt C. ;
Worthley, Matthew I. ;
Young, Glenn D. ;
Sanders, Prashanthan .
HEART RHYTHM, 2014, 11 (11) :1912-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