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

被引:27
作者
罗长远 [1 ,2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2] 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流动性; 劳动收入占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通过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框架对1990年代中期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占比由升转降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数值模拟。本文认为,中国的要素市场改革没有跟上比较优势转换的节奏,是导致要素收入分配呈现多层次失衡的重要原因。1990年代中期之后,私人资本聚集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业和国有/外资聚集的资本较为密集的现代加工业是工业部门的代表性行业,后者是新的比较优势行业。劳动力是这一阶段的流动要素,而资本是特定要素。出口提高了资本较为密集的现代加工品的相对价格,诱使劳动力从传统加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移,恶化了传统加工业私人资本的报酬,改善了现代加工业国有/外资的报酬,而由于现代加工业的产出相对增加,整个工业部门的资本收入占比增加,劳动收入占比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 [J].
龚刚 ;
杨光 .
管理世界, 2010, (05) :45-55+187
[2]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3]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4]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7]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武康平 .
经济研究, 2008, (08) :16-28
[8]   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 [J].
陆铭 ;
蒋仕卿 .
管理世界, 2007, (06) :14-22
[9]   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 [J].
戴园晨 ;
黎汉明 .
经济研究, 1988, (06) :3-11
[10]   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 [J].
Gollin, D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 110 (02) :45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