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扶贫的行动特点与路径创新

被引:35
作者
苏海
向德平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扶贫; 治理; 多元共治; 需求导向; 内源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社会扶贫是指多元行动主体针对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各种救助、开发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在治理理论背景下,它呈现出行动主体的网络互动,行动目标的价值理性,行动内容的需求导向以及行动方式的内源发展四个特点。面对当前复杂的贫困治理环境,社会扶贫主体需要构建反思性的扶贫理念,协调平衡主体间关系,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深度嵌入到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之中,促进贫困群体的主动参与,最终实现外部输入与内源发展相结合,提升贫困治理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J].
向德平 ;
苏海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6) :19-25+2
[2]   中国贫困治理历程、特征与路径创新——基于制度变迁视角 [J].
郭佩霞 ;
邓晓丽 .
贵州社会科学, 2014, (03) :108-113
[3]   治理理论的谱系与转型中国 [J].
李泉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6) :130-137
[4]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社会扶贫的机遇和挑战 [J].
杜双燕 .
理论与当代, 2011, (02) :24-28
[5]   扶贫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扶贫工作的影响 [J].
乔召旗 .
云南社会科学 , 2009, (02) :106-108
[6]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 [J].
胡鞍钢 ;
胡琳琳 ;
常志霄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05-115
[7]   西方国家政府社会治理的理念及其启示 [J].
孙晓莉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2) :7-11
[8]  
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M]. 人民出版社 , 张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