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被引:100
作者
向德平 [1 ]
苏海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政治学理论; 社会治理; 理论内涵; 实践路径;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14.06.009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社会治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它以各行为主体间的多元合作和主体参与为治理基础,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指引下,可以更好地应对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满足民众合理需求。中国的社会治理既区别于西方的治理理论,也同传统的社会管理相区分,它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背景之下,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我们应该对中国治理文化的特殊性、治理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治理内容的内生性有清晰的认知,并从协调各方社会关系、转换政府治理模式、变更社会行为方式以及发挥文化治理功能四个层面来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运转。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2 +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新路径 [J].
王亚楠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 36 (03) :118-120
[2]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问题再认识 [J].
刘琼 ;
张铭 .
东岳论丛, 2012, 33 (11) :81-87
[3]   “国家—社会”的中国理念与“中国经验”的成长——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创新 [J].
杨敏 .
河北学刊, 2011, 31 (02) :124-130
[4]   从“善治”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J].
彭焕才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19-22
[5]   多维变动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J].
王玉珍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5) :78-82
[6]   西方国家政府社会治理的理念及其启示 [J].
孙晓莉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2) :7-11
[7]   全球治理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1) :20-32
[8]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J].
格里·斯托克 ;
华夏风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19-30
[9]  
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 谢新松.云南大学 2013
[10]  
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丁茂战,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