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的隐私本质

被引:85
作者
房绍坤 [1 ,2 ]
曹相见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2] 吉林大学财产法研究中心
[3] 山东农业大学泰山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利益; 社会属性; 隐私公开; 相对标准; 动态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独立权说和传统隐私权说以信息控制理论、知情同意规则为基础,奉行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一般人格权说虽认识到信息社会下隐私共享不可避免,但无暇反思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在大数据时代,除表征功能外,个人信息人格利益仍应归入隐私范畴,只是因其无法被控制、必须共享而具有社会属性。而隐私概念在其诞生之初,就存在家庭、朋友、同事等关系维度。隐私信息无法事先界定,只能进行动态判断,这为隐私信息商业利用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并催生了基于场景理念的隐私判断模式。隐私公开的绝对标准是对隐私概念的误读,信息社会尤其呼唤以关系为视角的隐私公开的相对标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应顺应时势作出修改。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20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2]   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J].
丁晓东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194-206
[3]   公共场所隐私权研究——法理、要素及类型 [J].
李延舜 .
法学论坛, 2018, 33 (06) :94-104
[4]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之重构 [J].
王秀哲 .
法学论坛, 2018, 33 (06) :115-125
[5]   大数据时代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与出路——以生物资料库的个人信息保护为例 [J].
田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6) :111-136
[6]   我国个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构想 [J].
胡文涛 .
中国法学, 2018, (05) :235-254
[7]   “普遍免费+个别付费”: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新思维 [J].
张新宝 .
比较法研究, 2018, (05) :1-15
[8]   标表型人格权的构造与人格权商品化批判 [J].
房绍坤 ;
曹相见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7) :139-162+207
[10]   个人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J].
林洹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 (03)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