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被引:163
作者
贺雪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认同单位; 农民; 劳动者; 乡村; 小亲族; 村民小组; 中国传统社会; 区域差异; 行动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2 [农民阶级];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理解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的区域差异及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当前国内学术界与政策研究部门共同的难题。当前中国乡村治理区域的差异,不仅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量有关,而且与不同农村地区社会文化状况有关。农民基本认同与行动单位的区域差异角度,构成了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内生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徽州村治模式的关键词——以绩溪县宅坦村的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学术界, 2005, (06)
[12]   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J].
贺雪峰 .
管理世界, 2005, (11) :82-92+100+172
[13]   村民组与农民行动的单位——安徽肥西县小井村调查 [J].
贺雪峰 ;
董磊明 .
中国农史, 2005, (04) :97-108
[14]   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 [J].
贺雪峰 .
人文杂志, 2005, (01) :139-146
[15]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
[16]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