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74
作者
杨浩昌 [1 ]
李廉水 [1 ]
刘军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生产性服务业聚集;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8.01.010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1204 ;
摘要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聚集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在于:知识或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成果扩散。实证分析显示,(1)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均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制造业聚集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主要通过提高技术效率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分地区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从作用途径来看,制造业聚集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而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途径传递。且在所有的作用途径中,基础设施的贡献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 [J].
杨浩昌 ;
李廉水 ;
刘军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2) :212-219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发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 [J].
鲁万波 ;
常永瑞 ;
王叶涛 .
科研管理, 2015, 36 (03) :38-48
[3]   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的实证研究 [J].
王凤荣 ;
苗妙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16-30
[4]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61-74
[5]   集聚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升级:一个区域开放视角的理论模型 [J].
王春晖 ;
赵伟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4) :67-77
[6]   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李廉水 ;
杨浩昌 ;
刘军 .
中国软科学, 2014, (02) :121-129
[7]   FDI、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J].
张公嵬 ;
陈翔 ;
李赞 .
科研管理, 2013, 34 (09) :114-122
[9]   城镇化、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崔宇明 ;
代斌 ;
王萍萍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4) :54-63+127
[10]   局域知识溢出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沈能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5)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