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被引:98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业; 旅农耦合; 动力效应; 异质资源; 主导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了旅农耦合的前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由此进一步揭示得出,旅农耦合能够造就乡村旅游业战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手段,因而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提出在异质地理、文化与农业资源基础上,以差异品牌战略为重心推动旅农耦合模式,从而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例 [J].
古红梅 .
旅游学刊, 2012, 27 (01) :26-30
[2]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J].
杨振之 .
旅游学刊, 2011, 26 (10) :10-11
[3]   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 [J].
杨阿莉 .
旅游学刊, 2011, 26 (04) :9-11
[4]   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J].
袁俊 .
热带地理, 2011, 31 (01) :82-87+99
[5]   基于耦合理论的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J].
赵立民 .
生态经济, 2011, (01) :29-32
[6]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宋超山 ;
马俊杰 ;
杨风 ;
马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05) :85-90
[7]   扩大旅游消费 拉动内需增长 [J].
白津夫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2) :5-8
[8]   成都市红砂村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妍 ;
杨国良 ;
吴晓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2 (03) :401-405
[9]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J].
尹贻梅 ;
鲁明勇 .
旅游学刊, 2009, 24 (03) :42-48
[10]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 [J].
熊爱华 .
管理世界, 2008, (08) :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