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被引:98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业; 旅农耦合; 动力效应; 异质资源; 主导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了旅农耦合的前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由此进一步揭示得出,旅农耦合能够造就乡村旅游业战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手段,因而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提出在异质地理、文化与农业资源基础上,以差异品牌战略为重心推动旅农耦合模式,从而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潘顺安, 2009
[12]  
高级宏观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戴维·罗默(DavidRomer)著, 1999
[13]  
Community-Based Tourism: A Pathway to Sustainability for Japan's Protected Areas[J] . Lisa Hiwasaki.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 2006 (8)
[14]  
Rural Tourism: a case of lifestyle-led opportunities[J] . D. J. Walmsley.Australian Geographer . 2003 (1)
[15]   张家界旅游收入构成分析及其启示 [J].
杨美霞 .
社会科学家, 2008, (06) :99-103
[16]   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高速持续增长 [J].
孙根年 .
旅游学刊, 2008, (04) :29-34
[17]   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 [J].
王慧敏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6) :13-20
[18]   我国分时度假市场需求实证研究 [J].
马庆国 ;
王婉飞 .
管理世界, 2006, (01) :151-152+157
[19]   干旱区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的特征分析 [J].
王让会 ;
张慧芝 ;
赵振勇 ;
孙洪波 ;
黄俊芳 ;
于谦龙 ;
李凤英 .
生态环境, 2004, (03) :347-349
[20]   路径依赖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J].
郭鲁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2)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