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59
作者
宋超山
马俊杰
杨风
马营
机构
[1]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耦合理论; 城市化; 资源环境; 复合系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5.03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分析论证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根据其耦合特征,构建了耦合理论体系。通过对西安市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的分析,表明:1988-2007年耦合度从0.25上升到0.58,系统经历了两个"S"型演化周期,跨越了低级耦合、颉颃阶段,2005年达到磨合阶段;耦合系统在1993-1995年、1999-200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受到环境与资源瓶颈的约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周期性与波动性的特点是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反馈综合作用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玉鸣 ;
张燕 .
资源科学, 2008, (01) :25-30
[2]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 [J].
张振杰 ;
杨山 ;
孙敏 .
人文地理, 2007, (04) :90-94+67
[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J].
方创琳 ;
杨玉梅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1-8
[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 [J].
朱明峰 ;
冯少茹 ;
潘国林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55-158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94-99
[7]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8]   关于中国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J].
刘燕华 ;
葛全胜 ;
张雪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889-895
[9]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J].
韩俊丽 ;
段文阁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05) :353-355+371
[10]   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城市化影响因子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选择 [J].
金东海 ;
谷树忠 ;
沈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2)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