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知识表征的机制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苏玉娟 [1 ]
魏屹东 [2 ]
机构
[1]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2]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表征; 技术转换; 认知发现; 实践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11.13-0 [];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大数据知识表征的机制包括技术转换、认知发现、实践应用三个环节及支撑体系,该机制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反馈性和主体能动性等特征。每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与运行方式,彰显大数据知识在技术转换、认知发现和实践应用中的不同形态。从本体论看,大数据知识表征彰显对象的包容性;从认识论看,大数据知识表征彰显认识主体的多元性和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从方法论看,表征彰显相关性与因果性、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从实践论看,是德性知识论和社会建构论的应用典范。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知识和社会意象.[M].(英) 布鲁尔;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从大数据到大知识:HACE+BigKE [J].
吴信东 ;
何进 ;
陆汝钤 ;
郑南宁 .
自动化学报, 2016, 42 (07) :965-982
[3]   政府数据治理的五重系统特性探讨 [J].
苏玉娟 .
理论探索, 2016, (02) :71-75
[4]   论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循数”治理 [J].
任志锋 ;
陶立业 .
理论探索 , 2014, (06) :82-86
[5]   从科学转型演化看大数据 [J].
苗东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5) :48-55
[6]   大数据与认识论 [J].
吕乃基 .
中国软科学, 2014, (09) :34-45
[7]   大数据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J].
黄欣荣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30 (09) :83-88
[8]   认知研究的维度分析 [J].
魏屹东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3 (04) :1-17
[9]   数据革命:从数到大数据的历史考察 [J].
刘红 ;
胡新和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35 (06) :33-39+125
[10]   知识表征的概念图表理论 [J].
安军 ;
杨烨阳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 29 (06)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