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认识论

被引:39
作者
吕乃基
机构
[1] 东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产业; 实践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7 [认识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数据”概念考辨 [J].
卞友江 .
新闻研究导刊, 2013, (05) :25-28
[2]   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 [J].
吕乃基 .
哲学研究, 2011, (07) :103-108+128
[3]   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 [J].
吕乃基 .
哲学研究, 2008, (05) :107-114+128
[4]   走进世界3——纪念波普尔提出“世界3”理论40周年 [J].
吕乃基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471-477
[5]   论非嵌入编码知识 [J].
吕乃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01) :104-107
[6]   社会计算——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数字化动态交融 [J].
王飞跃 .
中国基础科学, 2005, (05) :5-12
[7]  
互联网进化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刘锋, 201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9]  
中国有可能沦为大数据时代的殖民地 .2 谢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