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与空间影响机制

被引:65
作者
班斓 [1 ,2 ]
袁晓玲 [1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八大区域; 污染排放指数; 超效率SBM模型; 曼奎斯特指数; Moran指数;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603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引入非合意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1991-2013年中国省际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引入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八大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影响机制,结论如下:考虑资源与环境后,中国经济效率水平有所下降;南部和东部沿海绿色效率水平最高,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次之,黄河中游、西南和大西北极低,大西北最低且不断下降;除了北部和东部沿海,各区域绿色效率均呈下降趋势;绿色效率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局部集聚特征,且与人均GDP之间存在U型关系,FDI作用显著为正,教育投资、产业结构、禀赋结构作用为负,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杨万平 ;
张志浩 ;
卢晓璐 .
管理学刊, 2015, 28 (05) :37-45
[2]   中国省际环境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及收敛性分析:1996-2012 [J].
刘伯龙 ;
袁晓玲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5 (04) :32-40
[3]   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 [J].
汪锋 ;
解晋 .
中国人口科学, 2015, (02) :53-62+127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 [J].
张少华 ;
蒋伟杰 .
统计研究, 2014, 31 (03) :54-60
[5]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收敛性检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析 [J].
楚尔鸣 ;
马永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8 (01) :20-25
[6]   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 [J].
刘瑞翔 .
世界经济, 2013, 36 (10) :123-141
[7]   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 [J].
郑丽琳 ;
朱启贵 .
统计研究, 2013, 30 (07) :9-17
[8]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钱争鸣 ;
刘晓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7) :104-109
[9]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分解——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 [J].
齐亚伟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05) :137-146
[10]   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研究 [J].
汪克亮 ;
杨力 ;
程云鹤 .
财经研究, 2013, 39 (04) :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