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

被引:38
作者
郑丽琳 [1 ,2 ]
朱启贵 [2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 核密度估计; 俱乐部收敛;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3.07.002
中图分类号
C812 [统计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摘要
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直接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层次研究。本文基于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再估算,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收敛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纳入能源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十分有限,东中西地区呈现递减特征,且增长来源各异;规模因素、管理因素、科技因素、涉外因素等对TFP变化存在正向影响,结构因素存在负向影响;TFP核密度分布呈现双峰特征,与线性回归东部、西部两大地带俱乐部收敛现象互为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法 [J].
王维国 ;
范丹 .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1816-1824
[2]   低碳转型视角的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1998—2010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五七 ;
聂鸣 .
财经科学, 2012, (10) :73-83
[3]   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 [J].
田银华 ;
贺胜兵 .
系统工程, 2010, 28 (11) :51-58
[4]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
[5]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6]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7]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J].
袁晓玲 ;
张宝山 ;
杨万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76-86
[8]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9]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10]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