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被引:262
作者
全炯振
机构
[1]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Malmquist指数; 随机前沿分析(SF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使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参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结合起来的SF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指数,并分析了其时序增长与空间分布特征。本文的结论是:1978~2007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7%,其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技术诱导型的增长模式、明显的波动性(阶段性)、地区之间增长的不平衡。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水平是中国未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动态分析 [J].
李磊 ;
吴育华 ;
杨顺元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86-91
[2]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变化趋势研究:1980~2006 [J].
李录堂 ;
薛继亮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76-83
[3]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J].
石慧 ;
孟令杰 ;
王怀明 .
经济科学, 2008, (03) :20-33
[4]   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 [J].
曾先峰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81-92
[5]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J].
李静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11-19
[6]   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 [J].
赵芝俊 ;
张社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3) :4-12+22
[7]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
[8]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 [J].
江激宇 ;
李静 ;
孟令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13-118
[9]   中国农业的增长源泉分析 [J].
吴方卫 .
中国软科学, 2000, (01) :48-52
[10]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与要素贡献 [J].
张元红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5)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