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媒介的重新定义——依据社会化场域的范式

被引:10
作者
喻国明 [1 ,2 ]
王小龙 [1 ]
郭剑楠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传播模式; 法兰克福学派; 智媒时代; 重新定义;
D O I
10.15997/j.cnki.qnjz.2019.28.01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正>"媒介"研究的视点转变文化研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HenryWiliams)认为communication一词可用来指涉单向过程和双向过程,分别对应着"操纵式传播"(manipulativecommunication)与"分享式传播"(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1)其中,"操纵式传播"认为媒介是以"代理人"的角色为了说服人们以某种"公式"去思考、认知和行动,强调单向传送(one-way sending)信息。(2)20世纪40到50年代,美国社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从“身体媒介”到“类身体媒介”的媒介伦理变迁 [J].
刘明洋 ;
王鸿坤 .
新闻记者, 2019, (05) :75-85
[2]   元媒介与元传播:新语境下传播符号学的学理建构 [J].
赵星植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02) :102-107
[3]   论文化向度与社会向度的传播研究 [J].
胡翼青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03) :4-11+109
[4]   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 [J].
邵培仁 ;
李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99-106
[5]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J].
彭兰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20-37
[6]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D].黄若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01
[7]  
理解媒介.[M].(美) 伯格 (Berger;A.A.) ;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  
批判传播学研究.[M].(美) 哈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美) 默顿 (Merton;R.K.) ; 著.译林出版社.2008,
[10]  
关键词.[M].(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著;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