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媒介”到“类身体媒介”的媒介伦理变迁

被引:66
作者
刘明洋
王鸿坤
机构
[1]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媒介伦理; 数字身体; 技术身体; 技术变迁;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19.05.00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年来,新的媒介技术使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新闻理念和架构也因此受到极大冲击,媒介伦理便是其中之一。伦理始于关系,因此研究媒介伦理问题应以"关系"为切入点,思考新的媒介形态对传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何种影响,由此形成了哪些新的标准。本文试用"身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完整度"来划分媒介形态,确立"身体媒介"、"无身体媒介"、"身体化媒介"以及"类身体媒介"四个阶段,由此出发探讨媒介伦理的变迁。本文认为,在变动不居的媒介发展进程中,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媒介伦理要求,但我们应将传播视为多种系统配合才能完成的实践,将平等、互相尊重、真诚等当作媒介伦理的底色。如此,无论未来人类会以何种形态、与何种主体在传播场域中相遇,人类都能找准自身定位,以底线标准协调彼此的关系,共同建构良好传播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对空言说.[M].约翰·杜翰姆·彼得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2]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4]   元媒介与元传播:新语境下传播符号学的学理建构 [J].
赵星植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02) :102-107
[5]   技术伦理学新思潮探析——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述评 [J].
陈凡 ;
贾璐萌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5, 32 (06) :54-59
[6]   互联网与对话伦理 [J].
胡百精 ;
李由君 .
当代传播, 2015, (05) :6-11
[7]   全球媒介伦理及技术化时代的挑战——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学术访谈 [J].
甘丽华 ;
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 .
新闻记者, 2015, (07) :4-14
[8]   道德物化——技术物道德“调解”解析 [J].
程海东 ;
贾璐萌 .
道德与文明, 2014, (06) :111-116
[9]   “陌生人”视角下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研究 [J].
张杰 .
国际新闻界, 2012, 34 (01) :34-40
[10]   “在媒介之世存有”:麦克卢汉与技术现象学 [J].
戴宇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10) :82-9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