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向度与社会向度的传播研究

被引:17
作者
胡翼青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通过观察传播研究中无法解释的异例,我们开始意识到传播的二重性。传播不仅具有其社会取向的层面,也有其文化向度。于是在传播研究层面它们分别构成了两个重要相面:社会取向的传播研究和文化取向的传播研究。其实,无论是哥伦比亚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法国文化社会学还是英美文化研究,都围绕这一对取向进行了生动的理论演绎。然而,突出二者差异的思想始终未占上风。如果我们从二者差异的视角入手可以发现,它对效果研究、受众研究等传播研究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启发。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可视化、显在化,当代传播研究在机遇和挑战中面临着以往涉足不深的日常生活,面临着非因果关系的复杂的文化向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109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传播与城市的想象——以燕子河镇儿童为例 [J].
胡翼青 ;
何乔 .
当代传播, 2010, (05) :17-20
[2]  
传播思想[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法) 米耶热, 2008
[3]  
启蒙辩证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 2006
[4]  
文化社会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美)黛安娜·克兰(DianaCrane)主编, 2006
[5]  
文化与帝国主义[M]. 三联书店 ,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 2003
[6]  
广告,艰难的说服[M]. 华夏出版社 , (美)米切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著, 2003
[7]  
谣言心理学[M]. 辽宁教育出版社[美]奥尔波特等著, 2003
[8]  
解读大众文化[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约翰·菲斯克(JohnFiske)著, 2001
[9]  
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钢, 2000
[10]  
法兰克福学派史[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美)马丁·杰伊(MartinJay)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