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被引:2
作者
王义琛 [1 ]
王远 [1 ]
吴小庆 [1 ]
任克秀 [2 ]
周婧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铜陵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矿产资源型城市;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 脱钩指数; 铜陵;
D O I
10.13202/j.cnki.cer.2010.09.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变矿竭城衰,实现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首要任务。评价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采用相对"脱钩"、"复钩"的系统耦合理论的脱钩指数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选取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作为表征经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指标,并对安徽省铜陵市19年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58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型城市演化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J].
金贤锋 ;
董锁成 ;
刘薇 ;
李雪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403-408
[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J].
吴小庆 ;
王远 ;
刘宁 ;
陆根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0) :890-895
[3]   有色金属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J].
宋戈 ;
崔登攀 ;
陈红霞 .
经济地理, 2009, 29 (02) :280-283
[4]   沈阳市物质投入分析 [J].
郑友毅 ;
王青 ;
胡伯 ;
顾晓薇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1486-1489+1493
[5]   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运行与检验 [J].
史学义 ;
海国治 ;
郭嗣宗 ;
史方彤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26-29
[6]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分析 [J].
段宁 ;
李艳萍 ;
孙启宏 ;
沈鹏 ;
毛玉如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1) :68-72
[7]   基于MFA的青岛市城阳区物质代谢研究 [J].
孙磊 ;
周震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54-157
[8]   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数据包络分析——国内19个主要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李丁 ;
汪云林 ;
付允 ;
牛文元 .
资源科学, 2007, (06) :176-181
[9]   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J].
张音波 ;
夏志新 ;
陈新庚 ;
彭晓春 .
资源科学, 2007, (06) :212-218
[10]   城市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以深圳市为例 [J].
张妍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7, (08) :3124-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