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25
作者
吴小庆 [1 ,2 ]
王远 [1 ]
刘宁 [1 ]
陆根法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无锡市农林局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物质流分析;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15%22%和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整体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直接生态效率类似,原因主要是近年江苏省对区外物质和资源的进口量显著增加;(4)区域总生态效率则表现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对研究结果及成因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90 / 8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相对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梅艳 ;
刘友兆 ;
梁流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41-345
[2]   江苏省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J].
周静 ;
杨桂山 .
地理研究, 2007, (05) :931-939
[3]   我国生态效率指标设计及其应用 [J].
邱寿丰 ;
诸大建 .
科学管理研究, 2007, (01) :20-24
[4]   基于EW-MFA方法的我国1990—2003年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特征研究 [J].
孙启宏 ;
李艳萍 ;
段宁 ;
毛玉如 ;
赵一平 ;
沈鹏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1) :108-113
[5]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 [J].
诸大建 ;
邱寿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1-6
[6]   江苏省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J].
曲福田 ;
赵海霞 ;
朱德明 ;
张效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86-92
[7]  
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8]  
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
[9]   How can the eco-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 [J].
Seppälä, J ;
Melanen, M ;
Mäenpää, I ;
Koskela, S ;
Tenhunen, J ;
Hiltunen, MR .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 9 (04) :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