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66
作者
张妍
杨志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 物质代谢; 代谢通量; 生态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是城市物质代谢通量及其效率研究,但物质代谢通量仅能反映代谢速率,而其生态效率则能反映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代谢能力。从工业、生活的源头循环(减少原生资源的消耗)和末端循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角度,构建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并依据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选定深圳市作为研究区,核算城市水、能量和废物代谢通量以及代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深圳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能源和废物代谢通量呈现出增长势头,但代谢的生态效率不断提高。1998~2004年间,GDP增长2.7倍,城市水和电的代谢通量分别增长1.5倍和3.0倍;工业增加值增长3.7倍,工业水、电、能源和废物的代谢通量分别增长1.9、3.5、2.7倍和2.0倍;常住人口增长1.5倍,居民水和电的代谢通量分别增长1.8倍和1.7倍;资源效率提高1.8倍,环境效率提高3.7倍,生态效率提高2.3倍。虽然深圳市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在提高,但是随着物质资源的日益稀缺,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而提高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关键是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协同发展,以及逐步构建废物资源化的循环链条。
引用
收藏
页码:3124 / 3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初步研究 [J].
黄贤金 ;
于术桐 ;
马其芳 ;
李璐璐 ;
翟文侠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1-8
[2]   区域系统物质代谢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J].
于术桐 ;
黄贤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12-221
[3]   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 [J].
陆钟武 ;
毛建素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12) :36-42
[4]   中国城市家庭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晶茹 ;
王如松 ;
王震 ;
杨建新 .
生态学报, 2003, (12) :2672-2676
[5]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J].
陈效逑 ;
赵婷婷 ;
郭玉泉 ;
宋升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38-547
[6]   深圳城市系统代谢的变化与废物生成效应 [J].
颜文洪 ;
刘益民 ;
黄向 ;
胡玉佳 .
城市问题, 2003, (01) :40-44
[7]   Energy requirements of Sydney households [J].
Lenzen, M ;
Dey, C ;
Foran, B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4, 49 (03) :375-399
[8]  
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 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J] . Peter W.G Newma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1999 (4)
[9]  
Urban ecosystems, energetic hierarchies,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of Taipei metropolis[J] . Shu-Li Hua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98 (1)
[10]  
The Metabolism of a City:The Case of Hong Kong. Newcombe K,Kalma JD,Aston AR. Ambio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