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证据

被引:19
作者
薛凯芸
王越
胡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收入增长; 相对贫困; 收入分配;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22.0075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引用
收藏
页码:971 / 9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社会资本与农户融资约束——基于农户分化和农地金融创新的异质性检验 [J].
胡振 ;
聂雅丰 ;
罗剑朝 .
农业技术经济, 2022, (05) :65-76
[2]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来自中国1869个县域的证据 [J].
孙学涛 ;
于婷 ;
于法稳 .
中国农村经济, 2022, (02) :76-93
[3]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J].
刘心怡 ;
黄颖 ;
黄思睿 ;
张桃霖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2, 37 (01) :135-149
[4]   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张兵 ;
李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22, (02) :249-260
[6]   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一个研究框架 [J].
张晓晶 .
经济学动态, 2021, (12) :25-39
[7]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75个城市的异质性检验 [J].
李治国 ;
车帅 ;
王杰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 36 (05) :27-40
[8]   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 [J].
李军鹏 .
改革, 2021, (10) :12-21
[9]   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J].
刘培林 ;
钱滔 ;
黄先海 ;
董雪兵 .
管理世界, 2021, 37 (08) :117-129
[10]   三级数字鸿沟:农村数字经济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效应 [J].
李怡 ;
柯杰升 .
农业技术经济, 2021, (08) :1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