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来自中国1869个县域的证据
被引:189
作者:
孙学涛
[1
,2
]
于婷
[1
,3
]
于法稳
[4
]
机构:
[1] 山东社会科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机械化;
县域;
SARAR;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04 ;
摘要: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如何依靠内生动力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尤为重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好为破解农业机械化难题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1869个县域数据,运用SARAR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的均衡效应和非均衡效应,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机械化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会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其他县域相比,农业落后县、平原县和农业县更容易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受益;数字普惠金融还会以农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中介变量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为此,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应抓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同区域应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93
页数: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