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

被引:443
作者
马长山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法律变革; 法律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智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很多革命性后果,形成了双层空间—虚实同构、人机共处—智慧互动、算法主导—数字生态的时代特征。这使得既有法律规范对其难以进行有效涵盖和调整,既有规则逻辑的解释力日显困难,既有司法解纷机制也遭遇了明显障碍,因此,必然会引发深度的法律变革。一是在法律价值上,会出现新型的数据正义观、代码正义观和算法正义观;二是在法律关系上,权利与义务关系面临着根本性的重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向;三是在法律行为上,形成了立足双重空间、人机混合、行为协同的复杂行为模式、因果关系和社会后果。这样,就需要确立适应智能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时代法律理念,构建一体融合的法律体系,探索新型的代码规制方式,塑造高度自主的精细化治理秩序,促进执法司法的智能化发展,并嵌入风险控制的制度机制,进而推进法律制度和规则秩序的转型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论刑法的网络空间效力 [J].
刘艳红 .
中国法学, 2018, (03) :89-109
[3]   从人工智能本质看未来的发展 [J].
陈钟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4-7
[5]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J].
吴汉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28-136
[6]   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边界 [J].
陈洪兵 .
中国法学, 2017, (01) :189-208
[7]  
人工智能:机器歧视及应对之策[J]. 曹建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12)
[8]   全球信息化秩序下的法律革命 [J].
余盛峰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5) :106-118
[9]   智能互联网 [J].
史忠植 ;
董明楷 ;
蒋运承 ;
盛秋戬 ;
张海俊 .
计算机科学, 2003, (09) :1-4+10
[10]  
人工智能对民法的挑战[N]. 王利明.中国城市报. 2017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