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界定的规则选择:农地承包权再分配——基于湖南省H村土地调整的个案分析

被引:4
作者
胡新艳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权界定; 农地承包权; 法律; 利益; 强力; 情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产权的界定与分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文章通过一个村庄案例的分析,揭示农地承包权是如何被界定和实施的,从而理解实际运作中的产权规则的生成与表达;通过对法律、利益、强力、情面等四个关键变量的分析,认为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过程既是一个经济事件,又是一种法权关系,也是农民行为能力与社会规范构建的切实体现,并进一步强调了转型期农村产权秩序重构所隐含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地流转合同形式制度的运行与构建——以法律社会学为视角 [J].
郭继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4) :37-44
[2]   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 [J].
陶然 ;
童菊儿 ;
汪晖 ;
黄璐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0) :12-20+30
[3]   理想抑或常态:农地配置探索的世纪之摆——理解20世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的一个视角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211-235+246
[4]   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1-43+243
[5]   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 [J].
申静 ;
王汉生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13-148+247
[6]   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 [J].
毛丹 ;
王萍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41-51
[7]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48-57
[8]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
[9]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张静著, 2006
[10]  
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M]. 华夏出版社 , 刘世定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