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被引:224
作者
黄宗智 [1 ,2 ]
龚为纲 [3 ]
高原 [4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3]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
[4]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关键词
推广双季稻; 农业合作社; 土地财政; 权—钱结合; 重庆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最近几年一组优秀的中国社会学学者率先争论,中国社会和治理的关键机制已经从之前的"单位制"转化为"项目制"。他们大多认为,这个治理"转型"代表的是现代化和合理化,包括专业化和技术化,是从"管制型"到"服务型"治理的演变。本文论证,在实际运作中,"项目制"所遵循的其实是另一套逻辑,是逐利价值观下所形成的权—钱结合,主要展示为"官商勾结"。这个机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也促使社会越来越不公平,并已初步凝固为一种坚韧的治理体制,亟需警惕和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9+8 +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22]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23]   锦标赛体制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54-77+244
[24]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25]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2) :51-73
[26]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27]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