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

被引:192
作者
张勋 [1 ,2 ]
万广华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
[2]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3] 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基础设施; 增长效应; 分配效应; 不均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分析包容性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把收入决定因素(包括政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置于同一个框架里进行评估。考虑到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将这个新框架运用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以估算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座机电话和自来水等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帮助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收入较低的群体从农村基础设施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以改善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均等。因此,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这些基础设施是农村居民获取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回报的必要条件,同时经验更丰富和教育水平更高的群体从这些基础设施中获益更多。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 [J].
刘晓光 ;
张勋 ;
方文全 .
世界经济, 2015, 38 (03) :145-170
[2]   中国交通对“中国制造”的要素投入影响研究 [J].
张光南 ;
宋冉 .
经济研究, 2013, 48 (07) :63-75
[3]   城镇化与不均等:分析方法和中国案例 [J].
万广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73-86
[4]   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 [J].
万广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06) :99-111+5
[5]   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静态和动态非平衡面板的回归结果 [J].
刘生龙 ;
周绍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1) :27-36
[6]   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基于1998~2006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 [J].
张光南 ;
李小瑛 ;
陈广汉 .
管理世界, 2010, (04) :5-13+31+186
[7]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 [J].
刘生龙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4-15
[8]   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J].
刘伦武 .
财经科学, 2006, (10) :91-98
[9]  
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万广华, 2006
[10]  
Income polarization in China: Trends and changes[J] . Chen Wang,Guanghua Wan.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