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影响因素及政策含义

被引:84
作者
陈钊
陈乔伊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异质性; 节能政策;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12.005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1 ;
摘要
理解企业间能源效率的差异程度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评估现有的节能政策并为未来的政策设计提供指引。基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测算了2001—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并对影响企业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即使在细分行业内部,企业间依然持续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效率异质性;在不同维度上,能源生产率的异质性超过了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维度的异质性;企业规模和区域差异是影响企业能源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与企业规模或地区相关的节能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可能由于忽视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而导致能源投入从高效率企业转入低效率企业,结果反而不利于整体能源效率的提高。本研究一个隐含的政策建议是,节能政策应当弱化直接的总量目标控制,加强市场化政策工具的运用,如果无法避免节能总量目标的控制,那么也应当充分考虑企业间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对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节能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中国省级区域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基于责任与目标、公平与效率的视角 [J].
王文举 ;
陈真玲 .
管理世界, 2019, 35 (03) :81-98
[2]   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否降低了企业能源消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的证据 [J].
张三峰 ;
魏下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2) :155-173
[3]   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 [J].
邵帅 ;
张可 ;
豆建民 .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36-60+226
[4]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的修正设计与应用 [J].
李双杰 ;
李春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9) :110-125
[5]   能源效率提升的新视角——基于市场分割的检验 [J].
魏楚 ;
郑新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0) :90-111+206
[6]   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分析 [J].
刘学之 ;
黄敬 ;
王玉 .
管理世界, 2017, (10) :182-183
[7]   技术进步偏向性、产权结构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 [J].
张意翔 ;
成金华 ;
汤尚颖 ;
李通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8) :72-88
[8]   市场扭曲、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基于省际异质性的政策选择 [J].
潘雄锋 ;
彭晓雪 ;
李斌 .
世界经济, 2017, 40 (01) :91-115
[9]   中国能源绩效的动态演化、地区差距与成因识别——基于一种新型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 [J].
李兰冰 .
管理世界, 2015, (11) :40-52
[10]   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源环境效率——以中国工业行业为例 [J].
林伯强 ;
刘泓汛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2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