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中法律与伦理的双重变奏:案例、逻辑与建构

被引:9
作者
邓达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科技; 法律; 伦理; 软法;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9.06.009
中图分类号
D90-053 [法伦理学];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 ;
摘要
在特定的社会场域内"基因编程婴儿"事件、"连体婴儿"与"冷冻胚胎"案等典型案例展示了科技发展中法律与伦理的双重变奏关系,科技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律与伦理的激烈交锋。具体而言,科技、法律、伦理互有各自的场域空间,法律对待科技存在三种态度:管制、回应与重构,当伦理介入后形成了"背景基础"下的双重变奏逻辑。然而在"应然逻辑"层面,伦理评判是追求科技的"善",法律评判则是满足行为的合法性,要实现科技的伦理"善"与法律之治,并使二者协调,一方面需要以科技福祉为归宿,将科技伦理之"善"具体化、实践化,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民主"商谈"融入制度设计,落实好"商谈式民主"这一科技"软法"之治的核心要义,实现与未来接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人工智能伦理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J].
曹建峰 .
互联网经济, 2019, (04) :36-41
[2]   论“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界限 [J].
李石 .
伦理学研究, 2019, (02) :128-134
[4]   自治、他治与共治:当代科技的治理与创新 [J].
赵万里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8, (04) :47-53+124
[5]   当代科技发展的宪法界限 [J].
韩大元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 2 (05) :1-12
[6]   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 [J].
陈景辉 .
比较法研究, 2018, (05) :136-148
[7]   机器人伦理研究论纲 [J].
杜严勇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 35 (04) :106-111
[8]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人致死案法律分析及启示 [J].
曹建峰 .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 (06) :46-52
[9]   论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 [J].
陈爱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3) :16-22+146
[10]  
捍卫预防原则:科技风险的法律姿态[J]. 陈景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