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现代性: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政治”

被引:7
作者
郑永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政治;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4.04.022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基于身份再生产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政治",是中国从现代化中期向现代化后期转变进程中的"行进中的现代性"的影子,有着显著的过渡性和非均衡性。因为具有农村户籍居民和城市务工人员的双重身份,新生代农民工在权益焦点、表达方式及其实践效能等方面,既有因身份而形成的代际传承,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密切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呈现的私力救济困境,既反映出农民工的城市市民化和乡村农业产业工人化之制度容纳的迫切需要,更折射出农民工自身之公民主体性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习得养成的重大意义。制度与文化是促进"身份政治"改造并最终促成其向"公民政治"转变的两大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社会建设的逻辑转换与现代性国家建构 [J].
黄建洪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5) :37-46
[2]   农民工的权利观、剥夺感与社会参考框架 [J].
孟慧新 ;
Miguel ASalazar ;
胡晓江 .
学海, 2013, (03) :72-84
[3]   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 [J].
汪建华 ;
孟泉 .
开放时代, 2013, (01) :165-177
[4]   经济转型、职业分层与中国农民工社会态度 [J].
李慧中 ;
陈琴玲 .
学海, 2012, (04) :52-58
[5]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J].
金太军 ;
袁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102-118+222
[7]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J].
衣俊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13-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