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

被引:54
作者
汪建华
孟泉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集体抗争模式; 产政体; 生活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布洛维"生产政治"的视角强调不同生产政体在形塑工人反抗方面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效果。但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表明,在生产政体本身的规制作用之外,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特征重塑了其对不同生产政体的体验,并在与各种生产政体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形态、团结纽带和动员方式,因此本文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政治意涵。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体验,锻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三种抗争模式:同事—同学关系为基础的增长型抗争、原子化的底线/增长型抗争、群体性骚乱。每一种抗争模式都构成对世界工厂独特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 [J].
汪建华 .
开放时代, 2011, (11) :114-128
[2]   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 [J].
蔡禾 .
开放时代, 2010, (09) :37-45
[3]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4]  
清华社会学评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沈原,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