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应用瑞替普酶、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11
作者
孙海霞 [1 ]
刘波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体检老干科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体检中心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重组链激酶; 溶栓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和重组链激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其中瑞替普酶组22例,重组链激酶组18例,观察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瑞替普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的临床再通率分别为86.36%和66.66%,其中60 m in及90 m in再通率瑞替普酶组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0 d内再闭塞率、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分别为4.55%和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瑞替普酶组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均适合急诊室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瑞替普酶早期再通率高于重组链激酶。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周欢琴 ;
谢海宝 ;
肖震 ;
翁秀妹 ;
叶雄伟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7, (12) :920-922
[2]   急诊应用不同溶栓药物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回顾性分析 [J].
李敏 ;
林珮仪 ;
陈晓辉 ;
江慧琳 ;
李缨 ;
刘炳烦 ;
张庆光 ;
李燕屏 .
中国急救医学, 2007, (12) :1085-1088
[3]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J].
柏太柱 ;
全昌发 ;
赵庆禧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7, (10) :780-782
[4]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临床分析 [J].
田宝石 ;
董士民 ;
李侠 ;
张新颜 .
中国急救医学, 2006, (08) :640-641
[5]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高润霖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2) :9-24
[6]   急诊室内使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J].
陈晓辉 ;
江慧琳 ;
林珮仪 ;
田朝伟 ;
李敏 ;
杜雪梅 ;
刘炳烦 ;
李炳流 ;
李燕屏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08) :8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