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10
作者
周欢琴
谢海宝
肖震
翁秀妹
叶雄伟
机构
[1] 浙江医院浙江老年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内科学;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脑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1激活物受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的水平。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轻度升高(P>0.05),恢复期明显回落(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在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进一步升高;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在急性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趋于正常,而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存在一定差异(P<0.05)。(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急性期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进一步升高(P<0.0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大致正常;急性期血浆中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明显回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趋于正常,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入院时)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入院后二周)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两者含量均趋于正常(P>0.05)。结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20 / 9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和PA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霄鹏 ;
李秋芳 ;
王金兰 ;
娄委宇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06) :33-34
[2]   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TF、tPA和PAI-1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林美明 ;
林闽溪 ;
沈庆乐 ;
李培英 .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 (03) :212-213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李华 ;
蒲传强 ;
黄德辉 ;
殷宗健 ;
丛玉隆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3) :178-180
[4]   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血浆vWF、tPA和PAI-1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J].
高天理 ;
张茁 ;
温绍君 ;
张男 .
北京医学, 2004, (02) :86-89
[5]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血浆t—PA、PAI—1活性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石义亭 ;
李德洋 ;
赵毅 ;
赵军 ;
王常然 .
中国临床医学, 2000, (01)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