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李华
蒲传强
黄德辉
殷宗健
丛玉隆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脑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高半胱氨酸;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ICVD患者 86例 (ICVD组 ) ,根据病情又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组 14例 ,脑梗死组 72例 ,并入选非脑血管病患者 4 3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产色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 (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PAI 1)活性 ,荧光偏振光法测定血清Hcy,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 ,同时常规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ICVD组 ,TIA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浆Plg、t PA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ICVD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t PA活性降低和高Hcy对ICVD的发生均有显著作用。结论 t PA活性降低和高Hcy分别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J].
李曦 ;
谢英 ;
周玉杰 ;
张维君 ;
洪昭光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2, (06) :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