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

被引:76
作者
黄冬娅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抗争政治; 国家; 政治机会结构;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1.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围绕"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对社会抗争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本文将抗争政治研究中的"国家"区分为"稳定的政治结构"、"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变化的政治背景"三个概念层次,这三个层次上的诸多要素都对社会抗争的兴起、形式和结果以及对抗争主体的身份认同和行动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国家与社会抗争的关系,并结合中国经验对抗争政治研究提出了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42+246 +246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 [J].
潘毅 ;
卢晖临 ;
张慧鹏 .
开放时代, 2010, (05) :5-26
[2]   现代国家建设及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 [J].
汪庆华 .
公共行政评论, 2010, 3 (01) :55-80+204
[3]  
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J]. 马骏.公共行政评论. 2010(01)
[4]   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 [J].
陈峰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65-188+245
[5]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J].
蔡禾 ;
李超海 ;
冯建华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39-161+245
[6]   城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基于N区业主维权案例的分析 [J].
黄卫平 ;
陈家喜 .
东南学术, 2008, (06) :59-66
[8]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9]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98-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