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尹志超 [1 ]
吴子硕 [1 ]
蒋佳伶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家庭储蓄率;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的高储蓄问题由来已久,降低家庭储蓄率、提高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支付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流动性约束、信贷约束和扩大社会网络是移动支付降低家庭储蓄率的主要途径。此外,移动支付显著降低家庭为应对健康风险、医疗风险、失业风险、收入风险等不确定性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四五线城市、农村地区更大。家庭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农业户口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低受教育水平家庭中效果更加突出。本文研究为理解中国高储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7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劳动力流动能否缓解农户流动性约束——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尹志超 ;
刘泰星 ;
严雨 .
中国农村经济, 2021, (07) :65-83
[2]   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 [J].
吴雨 ;
李晓 ;
李洁 ;
周利 .
管理世界, 2021, 37 (07) :92-104+7
[3]   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 [J].
李晓 ;
吴雨 ;
李洁 .
统计研究, 2021, 38 (05) :29-41
[4]   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理论与中国实践 [J].
张勋 ;
杨桐 ;
汪晨 ;
万广华 .
管理世界, 2020, 36 (11) :48-63
[5]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家庭正规信贷获得?——来自CHFS的证据 [J].
杨波 ;
王向楠 ;
邓伟华 .
当代经济科学, 2020, 42 (06) :74-87
[6]   保险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J].
尹志超 ;
严雨 .
经济科学, 2020, (05) :99-110
[7]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J].
何宗樾 ;
宋旭光 .
财贸经济, 2020, 41 (08) :65-79
[8]   信用卡使用提升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吗? [J].
吴锟 ;
吴卫星 ;
王沈南 .
经济学动态, 2020, (07) :28-46
[9]   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机理与启示——疫情发生之后的思考 [J].
何宗樾 ;
宋旭光 .
经济学家, 2020, (05) :58-68
[10]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 [J].
尹志超 ;
刘泰星 ;
张诚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1) :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