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社区与制造快感:网络社区中粉丝的交流实践类型及意义

被引:17
作者
胡岑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粉丝; 网络社区; 交流实践; 太阳的后裔;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8.03.00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交流实践既是粉丝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网络社区形成的重要前提,因而理解网络粉丝社区需要关注社区中参与者的交流实践。随着网络技术和粉丝文化的发展,当今网络粉丝社区中的交流实践活动也有所更新;本研究通过对百度"太阳的后裔"吧的持续观察,指出现下粉丝在网络社区中的多种交流实践可以大致划分为信息性交流、情感性交流、生产性交流以及仪式性交流四种类型。这些交流实践在粉丝建构和维系网络社区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又与社区中粉丝个体的观剧体验、个人展演及认同建构等息息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7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迷文化视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以网络社群中TFBOYS迷为例 [J].
王祎 ;
李安琪 ;
于欢欢 ;
孙艳泽 .
西部广播电视, 2016, (23) :9-11
[3]   仪式 [J].
王轻鸿 .
外国文学, 2015, (06) :91-98+159
[4]   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 [J].
杨玲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12-16
[5]   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 [J].
潘曙雅 ;
张煜祺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09) :35-46
[7]   身体的在场:网络民族志的性别反身性 [J].
任珏 .
新闻大学 , 2014, (02) :63-71
[9]   网络社区研究综述——从信息交流到知识共享 [J].
贺小光 ;
兰讽 .
情报科学 , 2011, (08) :1268-1272
[10]   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 [J].
蔡骐 .
国际新闻界, 2009, (07)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