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

被引:60
作者
杨玲
机构
[1] 厦门大学中文系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粉丝经济; 情感经济; 礼物经济; 混杂经济; 非正式经济;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5.11.002
中图分类号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粉丝经济"的概念日益流行。本文借鉴西方粉丝研究的理论资源,并结合本土粉丝文化的案例,梳理了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情感经济、礼物经济和非正式经济。本文认为,就文化领域而言,粉丝经济的根本意义在于打破中心化的权力结构,为消费者赋权,促进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耽美文学”出版研究.[D].孙嘉咛.西南交通大学.2013, 11
[2]   网络女性写作的生产与生态 [J].
徐艳蕊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2 (01) :153-160
[3]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J].
李文明 ;
吕福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36-148
[4]   盗猎文本、快感经济与身份政治——小米手机粉丝文化研究 [J].
费勇 ;
林铁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9) :1-5
[5]   阿里巴巴:用价值观领导“非正式经济事业” [J].
陈春花 ;
刘祯 .
管理学报, 2013, 10 (01) :22-29
[6]   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 [J].
杨玲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7) :173-177
[7]  
解密社群粉丝经济.[M].文丹枫;李征坤;赖斌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8]  
粉丝经济.[M].叶开; 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9]  
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赵勇;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