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155
作者
李姝 [1 ]
翟士运 [2 ]
古朴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治理研究院
[2] 南开大学商学院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控股股东; 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 控股股东掏空;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07.007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侵犯其他股东权益的案例层出不穷,独立董事等常规治理手段相继失效,鼓励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的声音却与日俱增。然而,对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能否对企业产生正面影响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以2007—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股东大会投票的数据,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投票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对于其他企业,在非国有企业、经理人纵向兼任、非"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非交叉上市的企业中,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主要通过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而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则非常有限,甚至不存在,更不能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本文结论不仅验证了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有效性,还发现了非控股股东抑制控股股东机会主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情形,为鼓励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助推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多个大股东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J].
姜付秀 ;
王运通 ;
田园 ;
吴恺 .
管理世界, 2017, (12) :61-74
[2]   限售股解禁、资本运作与股价崩盘风险 [J].
张晓宇 ;
徐龙炳 .
金融研究, 2017, (11) :158-174
[3]   信任程度、大股东参与度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J].
许婷 ;
杨建君 ;
孙庆刚 ;
张峰 .
科研管理, 2017, 38 (09) :77-85
[4]   中小股东投票权、公司决策与公司治理——来自一项自然试验的证据 [J].
孔东民 ;
刘莎莎 .
管理世界, 2017, (09) :101-115+188
[5]   所得课税、风险分担异质性与创新 [J].
冯海波 ;
刘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8) :138-155
[6]   大股东代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 [J].
窦欢 ;
陆正飞 .
会计研究, 2017, (05) :32-39+96
[7]   公司控制权配置、行业竞争与研发投资强度 [J].
周瑜胜 ;
宋光辉 .
科研管理, 2016, 37 (12) :122-131
[8]   “深康佳”中小股东维权:“庶民的胜利”抑或“百日维新”?——一个中小股东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 [J].
郑国坚 ;
蔡贵龙 ;
卢昕 .
管理世界, 2016, (12) :145-158+188
[9]   官员视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组织合法性的实证分析 [J].
赵晶 ;
孟维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9) :109-126